農(nóng)民日報社主辦

首頁 美文共賞 詳情
蘆柴黃,蘆花白
  • 來源:農(nóng)民日報
  • 編輯:楊鈺瑩
  • 作者:楊鈺瑩
  • 2023-11-27 14:45:24

初冬時節(jié),我來到了東鳴湖。藍(lán)天白云下,湖畔蘆柴金黃,蘆花如雪。一枝枝蘆葦高高矗立,姿態(tài)各異,有的筆直挺立,有的微微拱起,如同琴弦,隨風(fēng)搖曳,彈奏著遙遠(yuǎn)的樂曲。

  蘆葦,在我們江蘇響水縣這兒隨處可見,我們把它稱為柴。它與水相伴,有水的地方,就有柴。河邊、溝塘邊,不論是沙堿土,還是油泥土,它都能長得郁郁蔥蔥。夏天,我們用它的葉子疊小船;端午節(jié)打回青青的蘆葉,母親給我們包出香甜的粽子;秋后,我們會采摘蘆花,以備冬天打茅窩之用。

  柴的用途很多,對農(nóng)村人來說也很重要。冬閑時節(jié),地里的水稻割了,山芋收了,油菜栽了,柴的老葉兒掉得不剩幾個了,人們就將它收割回家。收割回來的柴,攤在場上,毛毛糙糙,蓬頭垢面。那時父親搬來一條大板凳,抱來散亂的蘆柴,將它斜放在上面,依次抽出最長的,按長短大小,分成三類,各自堆放,我們俗稱刪柴。刪后的柴,用錘軟了的小柴繩給它綁上兩道,如給亂了發(fā)的女人扎上了頭繩,梳過了頭,整整齊齊。小水桶般粗的柴捆,結(jié)結(jié)實實地豎在山墻邊,父親看著露出了滿足的笑容。

  織柴席是那時當(dāng)?shù)厍f戶人的主要副業(yè)??椣?,柴要撕開,壓成柔軟的柴蔑。母親圍上圍裙,戴上手套,左手握著撕子,右手拿起柴,柴從撕子上滑過。月色下,父親將撕好的柴,攤在場上,灑上水。第二天清晨,拉著石磙來回碾壓。我也常常幫父親拉磙子,雙手抓著繩子,屁股撅著,費力地拉著。一趟又一趟,反反復(fù)復(fù),直到滾圓僵硬的蘆柴變成薄而柔軟的柴蔑。母親又一根根剝?nèi)ド厦孢€附著的柴皮,繞成一圈圈待用。

  撕柴、制柴蔑,作家孫犁稱之為解葦、軋眉子。孫犁在《織席記》《荷花淀》中對織席如是描寫:“她們坐在席上,墊著一小塊棉褥。她們曬著太陽,編著歌兒唱著。”“月亮升起來,院子里涼爽得很,干凈得很,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潮潤潤的,正好編席。女人坐在小院當(dāng)中,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。葦眉子又薄又細(xì),在她懷里跳躍著。”我看了《荷花淀》一文后,再細(xì)看母親和姐姐們織席,真是如孫犁描寫的一樣:“編著席。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,就編成了一大片。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,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?!?/p>

  佇立湖邊,看著靜靜對視著的蘆葦,我仿佛又看到了父親和母親。他們的一生像蘆葦一樣,在哪里生活就在哪里扎根。蘆柴的直而不彎,折而不斷,多像我的父親,即使遭受到生活的一些磨難,但內(nèi)心始終蘊藏著一種堅韌的力量。蘆花的柔軟溫婉,宛如我的母親,給予我們無限的關(guān)懷和呵護。多少次,昏黃的煤油燈下,母親熬夜為我們縫補;多少個冬雪前夜,她為我們趕打茅窩,手指被麻線勒下道道血痕。

  如今,我的父母在老家守著他們身后的蘆葦,眺望著自己的子女。我默默地告訴父母,我也會像蘆葦一樣,無論面對怎樣的風(fēng)雨,都會堅持自己的信念,追求自己的夢想,用自己樸實的生命力量,給人溫暖和感動。


作者:汪樹明

相關(guān)新聞
左側(cè)固定廣告
關(guān)于我們 版權(quán)聲明 廣告服務(wù) 聯(lián)系方式

服務(wù)郵箱:agricn@126.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84395205
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502040354號 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(wù)許可證10120170078 京ICP證05068373號

農(nóng)民日報社主辦,中國農(nóng)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,未經(jīng)書面授權(quán),禁止使用

Copyright?2019-2024 by farmer.com.cn. All Rights Reserved

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观看不卡,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AAAAA,九九热爱视频精品99久免费,韩国精品一区一区一区 www.sucaiwu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