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民日報社主辦

首頁 農金文化 詳情

鄉(xiāng)村“新農人”的田園牧歌

  • 來源:農民日報
  • 編輯:王琴
  • 作者:任朝政 周文軍
  • 2025-02-19 09:22:53

春舞青綠,萬象煥新。日前,應邀赴老同學黃治校先生的盛友源農場一游。從達州一路向西,朝巴山深處走去,沿途是連綿的丘陵、蒼翠的林木、潺潺的溪流,還有繚繞的云霧。半個多小時后,我們踏入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(qū)江陵鎮(zhèn)盛友源農場,正午的陽光如金色的綢緞傾灑而下,溫柔地包裹著這片土地,漫山遍野的青綠蓬勃生長,生命的活力在每一寸土地上涌動。

山水田園,心靈歸處

剛過立春,隱匿于青龍村寨子包群山深處的盛友源農場已是漫山綠意連綿,淺青色的天空和淺青色的山巒——兩種淺青淺的程度很是不同,卻顯得那么交融、妥帖,仿若一幅天然的水墨丹青。

寨子包人勤勞善良,但由于山荒地少,多少年來,山上的日子一直窮著,不是一般的窮,是窮得不能再窮的窮。但后來因為一個人,讓蒼涼的寨子包脫胎換骨了。

他就是黃治校,江陵鎮(zhèn)青龍村人,1968年生,幼年喪父,1987年高中畢業(yè)后在鄉(xiāng)下小學代課,1988年回鄉(xiāng)創(chuàng)辦達州市第一所民辦學校,后來擔任村民組長,帶領當地群眾建公路、架電線、修水塘,成為村里脫貧致富的帶頭人。他說,當初打通全村第一條通往山外的公路,全是靠村里一家一戶集資,好多家庭都是從信用社貸款,這家?guī)讐K錢,那家?guī)资?。提起信用社(現在的農商銀行),山里的百姓依然不忘感恩。

黃治校的創(chuàng)業(yè)史可謂是篳路藍縷,充滿艱辛,暫略不表。他是青龍村一土著,也是一條龍,一條在廣袤田園上奮飛的龍。

兩年前,黃治校不幸被查出患了“漸凍癥”,目前尚屬世界醫(yī)學的一道難題。命途多舛,黃治校沒有在困難面前屈服,懷揣著對這片鄉(xiāng)土的深情眷戀,在經營教育、建筑、酒店的同時,他毅然決然回老家流轉開發(fā)200余畝的荒地發(fā)展種養(yǎng)業(yè)等,櫛風沐雨、辛勤耕耘。他和他的伙伴們將這片的土地雕琢成了集生態(tài)種植、自然康養(yǎng)、野趣體驗于一體的原鄉(xiāng)凈土。

站在寨子包頂極目四望,莽莽青山,蜿蜒著高高低低的綠色菜畦。遠處山巒連綿起伏,近處水波瀲滟,兩口魚塘宛如溫潤的碧玉,靜謐地鑲嵌在廣袤的田野間,而水庫則像一面澄澈的明鏡,一絲不茍地倒映著藍天白云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在這里,可以清晰嗅到空氣里的清新,城市的喧囂與紛擾被徹底隔絕在外,耳畔唯有清脆的鳥鳴、輕柔的風聲,鼻尖縈繞著草木的馥郁芬芳,每一口呼吸都滿是自然的饋贈。大自然以其無與倫比的慷慨,為每一位到訪者呈上治愈心靈的珍貴厚禮,讓疲憊的靈魂得以棲息、舒緩。

生態(tài)自然,回歸本真

盛友源農場堪稱生態(tài)農業(yè)的卓越典范。在這片土地上,化學農藥與催熟劑毫無容身之所,只有陽光毫無保留地照耀、雨露輕柔的潤澤以及農人們滿含匠心的悉心守護。走進有機蔬菜園,入目皆是盎然的生機,碧綠的油菜田如涌動的綠色海洋,微風拂過,掀起層層綠浪;菠菜鮮嫩欲滴,葉片上還掛著晶瑩的露珠,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微光,每一株蔬菜都飽含著土地最本真、最純粹的味道,讓人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無私饋贈。

生態(tài)養(yǎng)殖區(qū)內,肉牛悠然自得地咀嚼著青草,神情愜意而滿足;山羊在山坡上歡快地蹦跳嬉戲,活力滿滿;雞鴨鵝在林間悠閑踱步,時而引吭高歌,與大自然和諧共生,構成一幅生動的田園牧歌圖。農場邊緣的野地里,艾蒿、苦麻菜等野菜肆意生長,它們未經雕琢,純天然無污染,成為餐桌上別具風味的時令佳肴。

在經營農場的過程中,黃治校始終堅守傳統(tǒng)農法,同時巧妙地融合現代農業(yè)技術,成功構建起“零污染、全循環(huán)”的生態(tài)循環(huán)體系。牛羊的糞便搖身一變,成為蔬菜生長的優(yōu)質肥料;菜葉殘渣則合理利用,用來喂養(yǎng)家禽;魚塘的水被引入農田,用于灌溉,實現了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,讓這片曾經略顯沉寂的土地重新煥發(fā)出勃勃生機與活力。

如今,黃治校的大兒子黃炬光接過了父親的“接力棒”,這位“新農人”透露,未來,盛友源農場將一如既往遵循自然生長法則,讓所有農產品遠離污染,保留最純粹的味道,一心打造中國好食材!同時,盛友源農場全力打造更加豐富多彩、獨具特色的體驗活動,致力于將農場打造成一個集農耕體驗、垂釣、手工制作、艾灸養(yǎng)生等全方位、多層次的田園綜合體。

清晨,當第一縷陽光灑在大地上,游客們可以在清新宜人的山野間舒展身體,進行一場舒緩身心的瑜伽練習,讓身心與大自然完美融合,汲取自然的能量;午后,尋一處舒適的林間小屋,坐下來,品一杯香氣四溢的艾草茶,在茶香氤氳中放松身心;傍晚時分,漫步在艾蒿田邊,親手采摘新鮮的草藥,參與到手工制作艾絨枕、草藥包等活動中,感受傳統(tǒng)養(yǎng)生文化的博大精深;夜晚,入住溫馨舒適的民宿,伴著此起彼伏的蟲鳴聲和潺潺的溪流聲,安然進入甜美的夢鄉(xiāng),讓疲憊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憩。

在這里,你可以放慢匆忙的腳步,靜下心來,聆聽內心深處的聲音,全身心地回歸自然的懷抱,探尋生命最本真、最純粹的模樣,找回久違的寧靜與平和。

“不管怎么說,在今天的鄉(xiāng)村,是真的可以做一個幸福的農民的。我堅信這片土地充滿無限可能。”黃治校說。

相關新聞
左側固定廣告
關于我們 版權聲明 廣告服務 聯系方式

服務郵箱:agricn@126.com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84395205

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035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8 京ICP證05068373號

農民日報社主辦,中國農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,禁止使用

Copyright?2019-2024 by farmer.com.cn. All Rights Reserved

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观看不卡,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AAAAA,九九热爱视频精品99久免费,韩国精品一区一区一区 www.sucaiwu.net